首 页>安康市委宣传部>工作动态>县区动态

让文化阳光遍洒“秦头楚尾”——白河县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点亮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掠影

2020-08-14 10:10 来源:安康日报 作者: 字体大小:【

走进南依巴山、北临汉水、三面环楚的白河县城乡,但凡有广场的地方,都会有一队队舞者,他们不分年龄,欢快地跳着舞着;但凡有公园的地方,总会有激情洋溢的票友聚拢起来,开心地唱着演着;但凡闲暇时间,莘莘学子和市民群众都会去就近的图书馆、农家书屋或阅读吧打卡,读书看报已经成为当地群众休闲生活的新时尚……

走进秦头楚尾白河,不少外地游客被这座“秦楚边城”浓浓的文化氛围所感染。而这百姓生活中的一个个片段、城乡区域内的一个个场景,体现的是白河人丰富精神文化的活力,传递的是山城人向上向善向学的风尚,更彰显了边城人民对幸福文化生活的美好追求。

向幸福出发,朝小康迈进。近年来,以加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抓手,该县积极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批特色鲜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化惠民“白河模式”脱颖而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比翼齐飞,让文化阳光遍洒城乡,让文化发展惠及千家万户。

书香润泽心灵丰富人生

7月10日一大早,在白河县城关镇狮子山社区广场上,刚刚晨练完毕的陈登弟,习惯性地从广场桂花树上挂的便民阅读箱里取出一本杂志,享受放松而惬意的阅读时光。他告诉记者,也可以到社区阅览室读书看报,关键是太阳还没晒到广场,这阵看书恰当时。

跟陈登弟一块晨练的社区居民都有同样的感觉,远离手机,阅读纸质书刊总能让人心静如水,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浸润人生。

以前,狮子山社区的居民要想去图书馆借阅图书,需得穿越大半个县城,委实不便。2018年10月,该县图书馆创新服务理念,让图书馆(阅读吧)进社区、进酒店、进商场、进景区……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乐享文化大餐。在狮子山社区广场制作悬挂了6个统一规格、统一标识、不上锁的便民阅读箱,将精心挑选的各类期刊和图书,连同移动图书馆二维码一并送到社区群众手边,喜欢读书的居民从此有了“家门口的图书馆”,一些过去不太爱读书的居民受到“感染”后,也纷纷爱上了阅读。

桥儿沟作为白河县的“网红景点”,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玩。衷家大院位于桥儿沟中段,是游客在景区内休憩的必经之地。白河县图书馆主动与景区联手打造了“衷家大院文化驿站”。2019年9月3日,该县图书馆在四星级酒店正阳大酒店成立了休闲阅读吧、在文化卖场纬度美学书苑成立县图书馆分馆。这是县图书馆大胆探索馆企合作、推动旅游与阅读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有效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更加多元、便捷、优质的文化服务满足了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该县图书馆一直致力于全民阅读服务创新,努力做到“四变”:一是变“以我为中心”为“以读者为中心”,二是变“静态僵化”为“创新搞活”,三是变“重藏轻用”为“藏用并重”,四是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出击”。在全力做好阵地服务和体制内总分馆建设的同时,大胆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和盘活已有馆藏资源和专业优势,主动出击与社会各界广泛深度合作,适时适地共同打造遍布城乡、便捷优质的馆外阅读服务点。该馆先后在冷水镇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县看守所等处合作共建了19个馆外阅读服务点,还自主创新建设了一个24小时广场露天自助阅读吧,这些遍布城乡便捷优质服务点的建立,有效解决了广大基层群众的阅读需求。

白河县图书馆馆长赵诗武说,以县图书馆为阵地,创办“诵读达人秀”“钖人周末有阅”活动品牌,持续开展“书香之家”“读书之星”评选活动,依托电子阅读机、流动图书车、露天阅读吧,深入开展图书“六进”活动,着力打造“25分钟阅读圈”,最大限度方便读者,全力推进书香白河建设。

纬度美学书苑负责人谢欢无不兴奋地介绍说,自从与图书馆共建以来,平均每天的读者入馆量在200余人次,逢上节假日,读者入馆量可达到300人以上,真是门庭若市,一座难求,我们和图书馆实现了双赢。

让书香走进农家,让书香浸透心灵。在积极探索馆企合作、共建共赢新模式的同时,白河县还在基层创新推出了“民间馆长制”,选拔聘任当地乡贤和已退休的文化工作者担任乡镇图书馆的民间馆长,进一步营造浓厚的书香气息,培养当地群众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依托县域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创新推进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资源整合,让农家书屋“动”起来,在广袤农村以低成本建立起统一的公共阅读资源体系。“建好农家书屋,让书香同花香一样浸润心灵、芬芳城乡。”仓上镇图书馆民间馆长朱明富对自己的工作和角色很是满意。

如今,在白河县境内,遍地开花的图书馆、阅读吧不仅实现了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公共文化发展目标,也在白河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特色鲜明的文化地标。真正让书香遍布城乡,让老百姓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文化大餐。

社团服务擦亮“白河品牌”

一大早,白河县体育场内热闹非凡,群星灿烂,各式各样的文化社团协会你方唱罢我登场。白河县柔乐球健身协会负责人陈顺琴告诉记者,社团协会刚成立时面临着规模小、没有活动场地、没有专人指导等诸多问题,是县文化馆及时给力辅导培训,给予很大的帮助。

现年60多岁的李玉清是白河县“秦风楚韵合唱团”的现任团长,这支由平均年龄60岁的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33人业余团队,曾以一曲混声合唱《白河水色》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一支普通的业余团队能有如此佳绩,与县文化馆的指导编排是分不开的。

县文化馆将培育文艺社团和文艺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先后组建文化社团、村民自乐班100余个,积极协调活动经费,购买文艺器材和设备,指导社团制定管理办法,编排广场健身舞蹈,带领文艺骨干利用业余时间在全县分层教授。县上出台了《群众文化社团星级评定标准及奖补办法》为全县文化社团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机制,实现了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

县文化馆创新实施“三个一”工作法,成为实现群众“文化梦”的有效载体。一张“免费服务联系卡”,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一张“演出征求意见表”,构建精准文化服务机制;一张“群星相约邀请函”,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文化。在这一独创的“白河文化模式”工作法引领下,全县建立了文艺干部联系乡镇、部门、社区的“三联”工作机制,各类培训辅导和演出活动有力有序开展。各项活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购买服务和整合民间资源,增加了群众自办文化的“造血功能”。

该县在大力扶持推动文化社团、协会发展的同时,聘请民间文化社团负责人为镇文化馆长,为群众提供丰厚的文化食粮。丰雅艺术团团长、双丰镇文化馆聘任馆长段小红手底下就有瑜伽、太极、广场舞等10余支队伍,不仅带动了很多居民参与,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馆为各类文艺团体免费提供场地、设备、服装、道具和专业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积极配合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各类宣传活动,长期坚持送文艺下乡和广场文艺汇演,每年送文化下乡150余场次,举办春节民俗拜年绕城大联欢,“群星有约”文艺汇演,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农民文化艺术节汇演等大型文化活动10余场次,形成了省级品牌服务项目“群星有约”以及“百姓大舞台” “白河春晚”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创造了文化惠民的“白河模式”,擦亮服务社会团体的“白河品牌”。县文化馆馆长卢传珍作为白河群文战线的排头兵,带领全馆投入白河县风情歌舞晚会“白河水色”的创编,最终在省第六届艺术节中斩获12个奖项,“白河水色”文艺调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四季不断,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大,城乡居民参与面越来越广,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2015年县文化馆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两次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被命名国家二级馆。2017年度卢传珍被陕西省委宣传部评为文化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在建好遍布全县的文化阵地的同时,要加快建立按需供给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产品菜单,积极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有针对性地开展文艺演出、艺术培训、公益讲座等文化服务,努力提高群众的参与率和满意度。”白河县文旅广电局局长阮郁说。

共享文化服务拓展空间

今年5月初,白河“三苦精神”教育基地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 112个单位之一,在安康仅有3家单位入围其中。

“三苦”精神教育基地位于美丽的“天宝梯彩农园”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和省级水保示范园天宝村,该县精心打造的三苦精神纪念馆共分为五大展区,以三苦精神的形成、发展及取得的成果为展示线索,分别呈现序厅、艰苦岁月展区、治山创业展区、创新发展展区和尾厅。通过成立乡村文化理事会,协调在景区游客接待中心设立免费开放书屋、群众休闲广场、百姓大舞台等方式,与景区共建一支文化队伍、同享一批文化资源、共同推进文旅持续发展,形成“三苦”精神、“石坎梯田”等独具特色的文旅服务品牌,举办了“农民丰收节”“旅游文化节”“光影艺术节”等大型文旅活动,自建成开放一年多以来,迎来了省市内外一批批党建教学的观摩参观学习,成为全县党建教育的示范基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光辉历程和党的建设先进典型、先进事迹。

与之不远的卡子镇友爱村清中期古民居建筑院落张氏民宅,始建于清代乾嘉时期,为典型江南徽派建筑, 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充分发挥文物价值,让文物“活起来”,该县通过民间投资+政府扶持的方式,积极吸纳社会资本,聘请有资质的公司对该建筑进行维修保护、重新布展,成立了集展览展示、文化艺术交流、景区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白河县民俗博物馆,并实施免费开放服务,该馆自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获得县内外广大游客肯定和推广。

“推动国家贫困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不仅增强了老百姓参与公共文化的意识,拓展文化服务共享空间,也有效地提升了群众文化审美和幸福指数。”白河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文化股股长曾娟表示,文化惠民工程的深入实施、地方特色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推进了城乡协调发展,也让各类文化服务中心成为百姓精神家园。

随着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的不断完善,21万白河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农村,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改变了群众的生活观念,邻里更加和谐、乡风更加淳朴、追求更加时尚;在城镇,伴随着一座座文化设施的拔地而起、文化设施的日益完善,文化正在凝练着这座山城积极向上的品格,提升着白河人民崇文厚德的形象。人人关注公共文化、人人参与公共文化、人人享受公共文化的生动局面已经蔚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