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市委宣传部>专题专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脑”就是他的“战场”——记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李东波

2022-06-17 08:26 来源:安康新闻网 作者: 字体大小:【

他是安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专业的“奠基人”,也是全市神经外科事业的“拓荒者”,他和他的团队拯救了无数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为我市神经外科事业的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事医、教、研工作近30余年,一路走来,市中心医院副院长、脑科医院院长李东波也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熟练掌握血管内介入与显微外科两种治疗方法的神经外科医生之一。

因为被需要所以勇往直前

20世纪90年代后期,安康的整体医疗水平依然十分落后,面对日益增多的神经外科病人,市中心医院急需一支专业的医生团队来提升救治能力,推动医院业务能力全面发展,但神经外科的高难度和高风险还是让大多数外科医生望而却步。而此时的李东波已经成长为一名业务精干、能力突出的普通外科医生,但科室学科的发展却使他身不由己地走向了另一个专业道路——神经外科,一个以高难度、高风险、高残死率著称的学科。

做一个决定很容易,然而真正做起来就能体会到其中的难度。一进入神经外科领域,他才发现原来所积累的手术技能在神经外科基本施展不开,除了解剖部位的不同,神经外科手术从器械到方法上都和普外科有着很大的不同。

“那时候,我很痛苦,也很着急,觉得神经外科还没学会,普通外科却快忘了。”李东波说,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要学就一定要学好,向老师争取多管病人,争取多上手术,多向老师请教,多看书,每天不是泡在病房处理病人、看书,就是在手术台上。

经过在西安交大一附院一年的进修,他掌握了神经外科的基本理论和常见手术的要点。最初的一两年里,李东波从不敢离开安康半步,因为急诊手术随时都会来,他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好在有医院领导的支持,有科室主任张冰的鼓励,李东波顶住了压力,并很快打开了工作局面。

既是拓荒者更是引路人

“如果东波还干普外科,就靠着他身上的那股钻劲也一定会很了不起,为什么把他推到急难险阻的挑战当中,答案是好钢必须用到刀刃上,他以领军人的角色开启了我市神经外科事业新纪元,是安康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一名重要的拓荒者。”他的一位老搭档向记者介绍道。

2002年11月,安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正式从大外科独立出来,李东波也担任了科室的首任主任,直到2019年8月到市中医院担任副院长。17年间,他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努力做到舍我、忘我、无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格局和担当,将满腔热情和所学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安康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壮大。神经外科有两大核心技术,一个是显微外科手术,也就是常说的开刀;一个是血管内介入,也就是在血管造影机器下用特殊的导管导丝治疗疾病,无须开刀。大多数的神经外科医生都只做开刀手术,这是神经外科医生的专业基石,只有很少的神经外科医生去学习血管内介入,因为做介入要在X线下操作。但不同的病人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一个医生既会开刀,也会做介入,那对一些疾病的认识将会更全面,病人就医也就更方便。

为了更好地给病人服务,也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2006年起,李东波到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师从国内著名脑血管病专家宋冬雷教授学习开刀和介入两门技术,经过3年的艰苦学习,李东波回到安康开始了开刀和介入“两双手”为患者服务的日子。

2015年9月,已经在开刀和介入两个治疗方向上有所成就的李东波又来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西部之光”访学,继续这两个治疗方向的学习,之后再回到安康,在实践中提高自己。

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踏实工作,李东波主刀和带领团队完成了诸如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动脉瘤介入栓塞、脊髓血管病的造影和外科手术治疗、经鼻蝶垂体瘤手术、烟雾病脑血管搭桥等数十例安康市神经外科“第一例”手术,填补了安康市技术空白。在他的带领下科室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迅速发展成为本市最大的神经外科专科,年收治患者人数、手术量、业务技术水平均处于安康领先、全省先进行列,2011年在全省三级医院重点专科评比中名列三甲,排名地市级医院第一名,国内知名的医信天下2021年全国地市医院排行榜,安康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排名西北第一名。

病人安危写在他的脸上

科室刚成立那几年,为了能及时救治病人,已是科室主任的李东波和同事们一起值班到各县去转运病人。

2010年的一天,科室送来一个10多岁的小姑娘,小脑大量出血,送来时人已经昏迷,呼吸微弱,手术虽有希望但较为渺茫。值班医生和家属谈过病情后,家属觉得手术希望不大,准备放弃回家,正在手术台上做另一台手术的李东波听说家属要放弃手术,非常着急,因为他知道,只有手术是挽救孩子生命的唯一选择,他一边让病房医生做手术准备,一边继续紧张手术。手术刚一结束,他立即赶到病房,检查完小姑娘病情后,李东波觉得孩子还有救,再次建议家属手术,看着李东波坚毅的表情,家属同意了。

小姑娘刚进手术室,呼吸就停止了,医生立即插管全麻,以最快的速度打开颅骨,清除血肿,万幸的是,做完手术,小孩的呼吸恢复了,术后第三天,小孩恢复清醒,又住了半个多月院,出院时孩子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家属感激不尽。

李东波说,医生要有良知,有良心,一切要以病人为中心。“他最大的快乐就是病人好起来。”这是同事对他的评价。平日里的李东波是一个温和而可敬的人。如果他脸色不好,一定是在为某个病人病情恶化而忧心;如果他很开心,一定是在为某个病人的手术成功而高兴。

他从来没有放松过自己

2006年,已经担任三甲医院科室主任的李东波没有满足现状,克服父母年迈、孩子尚小等家庭困难,远赴上海复旦大学攻读并获得神经外科硕士学位;2011年9月又开始攻读并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在英文里医生和博士是同一个单词,然而作为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医生,他却从来没有放松过自己。“医学在不断发展进步,当医生注定需要一辈子学习,需要不断积累、反省、修正知识,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这是李东波的解释。

在服务好患者的同时,李东波在科研方面也颇有建树。他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神经外科论文20余篇。2004年至2015年他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曾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安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2007年至2009年参与完成上海市科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综合治疗研究》。

基于在学科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和全省的影响力,2012年获得人社部、卫生部联合授予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5年被中组部、教育部联合选拔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020年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还记得他从手术室走出来摘下口罩跟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尽管学术头衔很多,还有行政职务,但我最爱的依然是手术台上的自己。”当采访结束,看着他高大的背影消失在医院的走廊,记者陷入了深深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