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在孝义善举培育中,坚持守正创新,注重孝义文化传承、精神传承、实践传承,不断拓展孝义文化时代内涵,丰富文明实践成果,厚植新风沃土,助力美好石泉建设。
一是注重孝义文化传承。充分挖掘本地鬼谷子采药救母、曾孝子割肝医母、一代名儒彭懋谦义设薄利公局、谭福全义献国宝鎏金铜蚕等名人乡贤的孝义故事,大力宣传为国争光的残奥冠军夏江波、成娇,中国好人柯勇、张万军等身边典型的先进事迹,对县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冯氏、谭氏等优秀家风家训进行挖掘整理,制作孝义文化长廊、网上展馆,采用汉调二黄、花鼓传唱、石泉小调、景观小品、校园微播报、课本剧、经典诵读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展示,用传统文化滋养身心、淳风化俗。
二是注重孝义精神传承。准确把握孝义精神实质,通过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化理论民风“三员”深入镇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孝义新风宣讲62场,联合相关单位举办“孝义善举·孝行石泉”戏剧曲艺作品征集大赛和“孝义新风”主题征文及“孝义新风”主题宣讲比赛活动,加大孝义文化、孝义精神的宣传阐释;启动石泉县第八届道德模范评选宣传活动,常态推选石泉好人,结合“我们的节日”,策划开展“孝义善举我践行”主题活动,不断丰富孝义善举实践内容,推进尊老爱幼、睦邻友恭,乐于助人、重义守信,敬业奉献、报效祖国的孝义精神、家国情怀厚植群众心间。
三是注重孝义实践传承。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宣传宣讲、志愿服务、孝义践行上走在前、当标杆、作示范;发挥学生的“小手拉大手”正向引导作用,在学生中开展亲子诵读、课外研学、家庭教育大讲堂等活动,引导家长做“孝义善举”的引领示范者;发挥城乡居民的主体作用,在群众中广泛开展“十个经常”(经常陪父母聊天拉家常或给父母打问候电话、经常为父母做可口的饭菜或陪父母共同进餐、经常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经常帮父母洗换被褥衣物、经常陪父母购物、经常陪父母看电影电视、经常带父母理发或参与户外旅游、经常给父母送节日礼物、经常给父母零花钱、经常陪同或支持父母参与有益的文体文艺活动)孝行实践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履行家庭责任;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发出服务行业文明行为规范倡议,引导广大从业人员诚信经营、文明服务;倡导全体居民传承好家风,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常做好人好事,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共同营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加快推进石泉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道德支撑和文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