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滨区大竹园镇的千亩茶园里,农技专家手持修剪工具示范茶树春管要领,30余名茶农围成半圆认真学习。村民周来军兴奋地说:“这种田间课堂手把手教技术,比看五遍说明书都管用!”这生动场景正是汉滨区创新打造的“汉滨讲坛”理论宣讲品牌赋能春耕生产的缩影。
近年来,汉滨区以“汉滨讲坛”理论宣讲品牌为载体,紧扣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和春耕生产需要,探索一条线上与线下、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便民化、分众化、乡土化的理论宣讲路径,为农业稳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注入强劲动能。
在中原镇麻庙村,村干部拿着广播稿当起了广播员,用通俗易懂的“土话”,把复杂的条款用大白话拆解,“乡亲们,今年粮油生产补助有哪些政策,标准都是啥,我来给大伙念叨念叨……”群众一听就明白,村里的工作落实起来也更高效。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较方便、地势较平坦的旱土或菜园土作苗床土地......”“我们通过大喇叭及时播报油菜种植要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油菜育苗知识迅速传播,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科学管理意识,为粮油丰收打下扎实基础。”张滩镇东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仁清说。
汉滨区坚持“人才下沉、技术下乡”理念,以懂理论、懂技能、懂群众、会宣讲为标准,整合农技专家等力量,打造了一支“明政策、精技术、接地气”的宣讲队伍。“我们从正月初六开始,组织工人进棚对温度、湿度进行管控,确保在4月份羊肚菌能大丰收。”关家镇关田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陈大锋,通过“汉滨讲坛-关家晨读”分享菌种培育经验,带动周边5个村发展菌类种植,户均增收超万元。“今年春耕期间,关家镇驻村干部联合农技员走访农户1200余户,发放《惠农政策明白卡》2000余份,确保粮食补贴、农机购置补助等政策精准送达。”汉滨区关家镇宣传兼统战委员吴一凡说道。按照“汉滨讲坛”宣讲行动安排,各镇(街道)把“四支力量”“五老乡贤”等纳入“汉滨讲坛”宣讲队伍中,充实宣讲力量,着重突出地域人文优势,组织志愿者走进实践阵地讲、田间地头讲、农家院落讲等,扩大宣讲影响力。
从室内宣讲到线上播报,从政策解读到技术落地,“汉滨讲坛”以“讲”促“做”,构建春耕生产服务链。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子新表示,下一步,汉滨区将持续擦亮“汉滨讲坛”宣讲品牌,深化“理论宣讲+”模式,挖掘培养“田秀才”“土专家”,用百姓话讲百姓事,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泥土芬芳中结出丰硕果实。